欢迎访问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网站,新版本上线试运行中!ENGLISH  学校主页  联系我们    
 首页  学院概况  机构设置  师资队伍  学科建设  教学工作  科学研究  重点实验室  党群工作  学生工作  人才培养  人才引进  招生就业 
科学研究
 科研概况 
 科研动态 
 科研成果 
 科研团队 
 学术活动 
 国际合作交流 
科研成果
Position: 首页 > 科学研究 > 科研成果 > Content
西北工业大学张连兵教授课题组在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》发表阿尔茨海默症诊断与治疗的研究成果
 

日前,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张连兵教授与孙乐明副教授在国际知名期刊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》上发表题为“Fluorescent Peptide Nanoparticles to Detect Amyloid-beta Aggregation in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Serum for Alzheimer’s Disease Diagnosis and Progression Monitoring”的学术论文,在阿尔茨海默症的诊断与治疗领域取得了进展。


 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,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(AD)发病率急剧上升,严重危及老年人的健康,对社会和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。由于AD发病的强隐蔽性、病程发展的缓慢性和不可逆性,患者往往到了中晚期才能够根据临床症状得到确诊。因此,研究其致病机理、开发早期诊疗方法以及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医学和社会价值。目前,由于缺乏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,AD患者往往错过了早期药物干预和治疗的最佳时机,AD早期诊断方法成为制约其有效防控的瓶颈。因β-淀粉样蛋白(Aβ)寡聚体和多聚体在健康人和不同发病程度AD患者脑中的含量明显不同,Aβ成为最有希望用于AD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之一,但是,现有的Aβ检测方法受指示手段与作用条件限制,实用价值不高。另外,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也远远达不到实际需要。

针对这一挑战,研究团队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荧光环肽纳米粒(c-PNPs),可用于检测健康人和不同疾病阶段AD患者脑脊液(CSF)和血清中Aβ聚集体。与健康人相比,AD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的Aβ聚集体与带负电的c-PNPs相互作用产生的荧光强度和波长随病情的变化而变化。形态学和细胞毒性研究也表明带负电荷的c-PNPs对淀粉样纤维生长具有潜在的抑制作用。这些结果表明,c-PNPs可为AD的诊断和病情的监测提供一种无创和敏感的方法。

论文在线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ej.2020.126733。孙乐明副教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及共同通讯作者,张连兵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,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为第一单位。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和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资助。

近年,生命学院鼓励青年教师潜心科研,多方位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,努力提升学院科研氛围,此次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,正是学院近年来重视鼓励高水平研究的最好体现。(文/图:孙乐明;审核:杨慧)

Close Window

友情链接:
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西北工业大学  联系电话:029-88460332  传真:029-884603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