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初,"智承古韵:AI+生物技术赋能传统工艺创新实践"实践队奔赴改革开放前沿深圳,开展为期六天的科技与文化融合深度实践。这支拥有多学科背景大学生组成的团队,以赛促学、以研促创,通过走进高校、科研机构、科技场馆与文化园区,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和合成生物学与传统工艺创新的结合点,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以科技创新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担当。
赛场角逐展风采,产学交融启新思
8月6日上午,实践队前往深圳市,下午抵达深圳理工大学,为参加合成生物学竞赛做准备,同时与高校科研团队初步对接,交流传统工艺与合成生物学结合的潜在方向。
8月7日上午,实践队参与合成生物学竞赛。比赛中,队员们围绕"AI+生物技术赋能传统工艺"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与答辩,最终凭借扎实的研究与创新的思路获得3金1银的好成绩。下午,队员们参观深圳理工大学相关大设施,了解前沿科研平台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应用,拓宽学术视野。当晚,队员们逛虹桥公园,感受深圳的城市生态与人文氛围。
8月8日上午,实践队参加合成生物学竞赛颁奖仪式,领取获奖证书。此次赛事不仅是对前期实践成果的检验,更让队员们与全国高校团队交流学习,为后续实践积累更多创新思路。


科技馆所感前沿,基因探秘拓视野
8月9日上午,实践队走进深圳市科技馆。馆内展览涵盖智能科技、生命科学、绿色能源等多个领域,与宝鸡市科技馆相比,其更侧重前沿科技与产业应用的结合,队员们通过互动体验,进一步思考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融合的更多可能性。下午,实践队前往深圳市版画村,了解版画村从传统村落向文化创意园区的转型历程,感受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创产业的碰撞与融合,这也启发了队员们思考如何以生物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传承,为非遗注入新的科技活力。

8月10至11日,实践队参观中英街,了解其作为"一国两制"历史见证的独特地位,以及在商贸、文化交流中的作用;走进华大BGI(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),围绕生物技术在基因测序、生物资源保护、传统药材基因研究等领域的应用展开调研,了解华大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突破,探讨其与传统工艺创新的合作潜力,为实践活动画上圆满句号。华大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突破,尤其是在基因研究与传统结合方面的实践,让队员们对AI与生物技术如何助力传统工艺创新有了更具体的认识,也为本次"AI+生物技术"主题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
通过此次深圳之行,实践队不仅在全国性科技赛事中斩获佳绩,更在产学研多元场景中深化了对"AI+生物技术+传统工艺"融合路径的理解。队员们表示,将把深圳之行的所见所学系统梳理,进一步推进项目落地与成果转化,以实际行动为传统文化注入科技动能,展现新时代青年的创新智慧与文化使命感。
文字:饶奔 王静雯 赵张阳
图片:王晨仰 岳子丰 左紫怡 李凯旋
责任编辑:王军 高源
审核:万海东 马倩